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杜  (第1/1页)
    杜    历史来源    「杜」源出;    一:出自祁姓,以邑为氏。周成王将唐杜氏移于杜城(在今陜西省西安市东南),居者以地名「杜」为氏,据《通志.氏族略》云:杜氏亦日唐杜氏,祁姓。帝尧之后。 建国于刘,为陶唐氏,裔孙刘累能扰龙,事孔甲。故在夏为御龙氏。在周为唐杜氏,成王灭唐。而封虞,乃迁唐氏于杜,是为杜伯。居杜城者为杜氏。    二:为南北朝时鲜卑族姓氏所改。据《魏书.官氏志》所载,北魏有代北三字姓独孤浑氏,随孝文帝迁都洛阳, 改为汉字单姓杜氏。    家族名人    杜康    相传是周代善于酿酒的人。《汉.曹cao.短歌行》:「何以解忧,唯有杜康。」    杜甫    杜牧 (803~852)    字牧之,号樊川,唐代诗人,京兆万年人。为人刚直有奇节,曾指时弊,深忧藩镇、吐番的骄纵,后果言中。其诗风骨遒上,豪迈不羁,文尤纵横奥衍,多切经世之务,在晚唐成就颇高,时人称其为小杜,以别于杜甫。着有樊川集,代表作品有《阿房宫赋》、《泊秦淮》等。    杜秋娘    唐代金陵人。原为镇海节度使李锜之妾。锜谋叛被杀后入宫,善诗词及唱金缕衣曲,受唐宪宗宠爱,后赐归乡,穷老无依。因此古代以杜秋娘泛指年老色衰的妇女。    地望分布    陜西省西安,湖北省汉阳,河南省洛阳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